7-8月暑期為客流高峰期,常設展人氣只增不減。作為推介年輕藝術家平臺的“AM NEXT”項目,推出三名攝影師的膠片攝影聯展,也吸引許多年輕人前來參觀。教育活動方面,除常規性活動之外,連續推出三期夏令營。同時開放展覽與活動,讓震旦博物館迎來今年的客流小高峰。
震旦博物館在7-8月暑期迎來新的客流高峰期。常設展作為推廣傳統古器物文化的展覽,人氣只增不減。每周末開放的定時導覽也吸引較多觀眾跟隨講解進行參觀學習。(圖一)
考慮到暑期游客中青年學生的比例,震旦博物館通過推介年輕藝術家的“AM NEXT”項目,于7月18日至8月18日期間,在博物館一樓藝文廳空間推出了“綴—embellish”膠片攝影師聯展。展覽展出了蔡九記、徐八喵、枝優花(Yuka Eda)三位攝影師的六十余幅膠片作品,希冀觀眾可以看到有著不同背景與經歷的年輕人們的故事與思考,感受“青春”的真正意義。(圖二)
聚焦于青春、回憶和思考的鏡頭畫面,承載了年代感與復古品味的拍攝載體,展覽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參觀。展廳里設置的觀眾留言本里,寫滿了這些年輕人對攝影師的祝愿、對他們自己的祝福,還有無數個青春故事。
在教育活動方面,“博物館奇妙夜”親子導覽系列活動、“白領之夜”系列講座、“非遺”系列手工坊、“學術講座”、“博物自然”系列講座、“AM KIDS”系列親子活動等常規性活動依然有著較高人氣。震旦博物館希冀不同主題的系列活動,可以盡可能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受眾以及觀眾們多樣的文化偏好。
而常規活動中較好的活動內容,也會吸引政府單位前來舉辦專場活動。例如:2023年“我和我的家鄉”滬臺婚姻家庭青年二代夏令營,選擇了震旦博物館作為活動中的一站。他們參觀了常設展,并通過“玉虎生威麻膠版畫工作坊”制作出各自的版畫作品。(圖三)
此外,震旦博物館還于暑期特別推出“在震旦發現中國”少兒夏令營。夏令營在內容上結合常設展里的四層主題:陶俑、玉器、青花瓷和佛教造像,在四日營期內小朋友們分別學習了古人的“生活、精神、器具和藝術”。在形式上,文化講解與藝術手作結合。小朋友們在聽取老師講解文化和器物知識之后,通過手作活動進行實踐,加深理解。(圖四)未來,震旦博物館仍將繼續推出優質的藝術展覽與活動內容,寓教于樂,在博物館獲得豐富的藝術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