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美育”課堂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創新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實施“社會大美育計劃”的重要舉措,被列為2023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旨在將更多專業藝術資源轉化為社會美育資源,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公共藝術教育供給,滿足市民大眾高品質生活需求。
震旦博物館自2013年開館以來,結合地理優勢,重點推出面向中青年的“白領藝文課堂”美育項目,包含“白領之夜”系列講座和“非遺”系列工作坊等,通過主題豐富多樣的藝文講座和工作坊滿足他們對于提高藝術審美、增長藝文見識、釋放工作壓力的需求。所以在文旅局于2023年推出項目之時,震旦博物館即入選首批70家“社會大美育機構”。
開展“白領之夜”系列藝文講座
2023年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系列講座推出四個季度主題“絲路藝術”、“海派文化”、“雕塑藝術”、“民族藝術”,每月第三周的周五晚開啟盛宴,讓金融城的白領們可以在忙碌的一周工作結束后,就近選擇,度過愉快的文化星期五。
開展“非遺”系列傳統工作坊
“非遺系列”為非遺文化講解+動手制作。邀請經驗豐富的非遺活動講師或非遺傳承人來開展不同主題的非遺手工藝工作坊。已開展“布貼畫”、“金箔工藝”、“古法造紙”、“蛋彩畫”、“泥版畫”、“玻璃鑲嵌”等主題活動。
將藝文講座與展覽參觀 相結合
每周五震旦博物館延長開館至九點,為豐富觀眾的夜晚,舉辦不同類型的講座,觀眾除了在講座收獲知識外,在講座結束后,還余有時間可以進入博物館參觀。
將線下活動與線上媒體平臺相結合
講座類活動大多會進行線上直播與錄播重播,不僅解決觀眾無法親臨現場的遺憾,也給許多需要反復回顧學習的觀眾提供資源,同時在不斷地傳播下,還能吸引更多的新觀眾對震旦博物館的關注。
持續推廣大美育
未來,震旦博物館將持續致力于推動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教育傳播,優化現有美育活動,繼續推出非遺工藝與震旦博物館館藏相結合的特色課程,保證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專業性,以內容吸引觀眾,讓觀眾在參與活動時有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