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 逐漸走入生活,到底“生成式AI”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幫助?本文通過案例了解AI個人化時代,如何幫助工作者在產業趨勢、工作形態、個人職務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前,提早掌握AI生成時代的競爭優勢。
還不知道生成式AI能為你帶來什么幫助嗎?從識別食品標示、旅游規劃到面試練習,讓AI成為你工作與生活上的好幫手。
從識別食品成分到面試練習,AI都能幫忙
AI新創企業Upstage開發的“AskUp”,也是上市后隨即迅猛增長。AskUp是用戶在Kakaotalk上拍照或傳送訊息后,就能立即閱讀內容并回復的聊天機器人服務。該服務推出一個半月后,就累積75 萬人次的使用者。AskUP用戶使用手機拍攝文件傳送到App,便會啟動光學字元判讀(OCR)技術辨識文字,進而摘錄文字大意及排版整理。不僅如此,用戶拍攝零食包裝的營養成分傳送之際,若同時詢問過敏的人可不可以吃,AskUP還能辨識出該零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成分。倘若加上圖像生成式AI并要求:“請畫出穿著韓服的女性、男性”,就會看見穿著形形色色韓服的男女登場;如果更進一步使用微調技術,光是輸入三到五個單詞,就能看見AskUP繪制出近乎寫生水準的鮮明圖像。
韓國求職網站Saramin推出“AI面試教練”服務,以事先寫好的平面自我介紹為本,由AI針對個人需要生成特制面試題目,還能以求職者的自我介紹內容作為根據,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那些題目。
如果說以前上購物網站只能用文字搜索感興趣的事物,現在有公司正在開發可讓用戶親自挑選圖片,由AI推薦技術的時尚設計師服務。硅谷新創公司YesPlz AI將AI用在時尚領域,并利用這技術開發“時尚變形金剛”的機器學習模型,該模型會盡可能縮小時尚界使用的單詞范圍并搜索出相關內容,例如:輸入“今晚有慈善派對,該穿什么好?”就能獲得從頭到腳的造型建議,以及完全不同風格的服裝推薦。
出游前問AI,為你量身打造旅行計劃
許多綜合旅游服務網站也推出由AI驅動的“旅行計劃聊天機器人”示范版本。假如想要和家人們前往新加坡,展開四天三夜的旅行,以前必須先到網絡搜索最低價機票,再到網站搜索飯店預定住宿。為了排出旅游計劃,還要特別搜索社交媒體查詢值得參觀的景點,再一一決定,這就是一般制定旅游計劃時所需的順序。然而,旅游網站聯動AI后,使用者可以用一句:“預計在9月1日至5日去新加坡旅游,請幫忙訂最便宜的機票和四星級飯店”簡單結束行程預約流程。
這個服務還能通過聊天界面推薦值得去的地點、該停留的地方、移動方法、知名景點及娛樂活動等。旅游網站擁有最新的旅行相關訊息和龐大信息庫,因此串聯AI的瞬間,讓即時找尋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最新數據并進行預約這件事成為現實,這意味著AI結合現有應用程序后還能采取“行動”,比起之前只是通過學習信息給出答案的程度更進一步,這正是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投身于AI服務的原因。
AI世代來襲,須具備的十種關鍵能力
隨著AI逐漸走入生活,我們的工作形態將會如何轉變?未來主動學習取代被動聆聽,我們的工作正漸漸被AI取代,需要自行獨立工作的零工經濟時代迎面而來,勞動的未來會變得如何?會出現什么樣的職業、又有什么職業消失、我們必須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自2016年起,世界經濟論壇以兩年一次的頻率持續發表《未來工作趨勢》報告書,這份報告追蹤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勞動市場趨勢,并分析新興與凋零職業動向,持續扮演未來職業的氣壓計角色。我們有必要仔細參考世界經濟論壇的最新報告書,了解未來將受到矚目的職業群,以及為了從事該職業,要先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未來工作2023》報告書中,發表了“提升未來競爭力的十大技能”,其中排行前十名的能力如下:分析思維、創意思維、韌性、柔軟性與敏捷性、內在動機賦予與自我認知能力、好奇心與終身學習、領導力與社會影響力、信賴度與著重細節、同理心與積極聆聽、技術素養、品質管理等。
世界經濟論壇推估,AI時代機器將有望取代人工在組裝線上的安裝工作,以及制作會計文件格式等反復工作內容,五年內將持續減少這類簡單重復事務的職業。目前已經有智能手機取代我們的大腦,扮演著儲存記憶的外部裝置,業務管理軟件正接手以往由管理人員負責的事務。
AI再教育將成未來新興行業
除了提出十大必備能力外,世界經濟論壇強調隨著AI時代來臨,到2025年為止有絕大部分的職員需要重新接受教育。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招募高科技人才上遇到困難,據說在最具代表性的未來職種——IT職群正面臨嚴重的供需短缺問題。隨著邁入技術革新時代,職種必定產生變化以及伴隨變化要求新的職場能力。如果無法具備符合時代的能力,將來面對全球雇傭市場甚至國際經濟時,產生負面影響的后果顯而易見。
到頭來,當人們無法開發新能力就只能被市場淘汰,換句話說,對企業而言亦是如此,確保及培養能夠活用新技術、擔綱新角色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既然如此,職務及工作機會并不是因為AI影響消失了,反過來是新的職務因為AI而出現。這使得企業不可避免地需要即時轉換既有員工的職務,或是進行組織的重構,這可稱為“再培訓、提升技能”(Reskilling, Upskilling)。
考量再次培訓員工的費用,部分人士認為還不如直接聘用新員工,既快速又簡單。然而雇用新進員工并不代表能立刻解決公司面臨的數字革新課題,特別是現今數字人才的供給正處于相當不足的狀況。由于就業市場正快速邁入零工經濟時代,獨立工作者及自由工作者的比重漸漸增加。
因此,企業內部員工也需要熟悉協作這些工作者的新溝通能力與技術,不再只靠內部人力執行工作業務的時代,已經來到眼前。根據《未來工作2023》報告書,2023~2027年為止需要再培訓的能力中,AI與大數據都晉升至前三名之列。特別是針對員工數超過五萬名以上的企業,該能力的再培訓需求更高踞第一名。
預計未來五年以內,AI與大數據將占據企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四成以上。此外,生成式AI雖能取代人類的工作,但為了活用AI與大數據,企業將持續擴大應用AI人才的需求。因此,對于能活用AI與大數據的人才而言,當下時代反而稱得上是能賦予更多機會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