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所追求的是物質主義,被拜金所束縛。「少即是多」是現代新幸福理念,生活富裕不代表擁有快樂人生;其實,內在豐富的人生,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與滿足感!現在起讓我們學習北歐簡約精神,追求心靈上的滿足,上班族也可以擁有豐富的生活品質。
馬偕紀念醫院咨商心理師姚佩華以多年咨商輔導經驗表示,每個人有自己先天、后天個性因素,再加上每個人不同的天賦能力,不是只有追求高學歷、高薪資、高成就的單一價值,當自己生活價值與目標,能讓自己在每件事、每小時當中,觀察得到隨著時間流逝,所獲得的生活體驗與成長,同時保持跟人或社群的聯結,就是屬于自己的新幸福主義。
多年來擔任人資主管的郭國平老師說,在企業人才培育上打造職場新幸福是未來趨勢所在,越重視員工幸福的企業,流動率相對較低,人才留任力度也相對較大。
對于職場工作者而言,上班除了養家糊口外,更重要的是一種歸屬感和自我肯定。企業主愈能重視員工的幸福感,將員工視為生涯中的伙伴,除了滿足工作需求,更進一步關心同仁的生活、家庭照顧,并協助員工生涯規劃與成長,才能有效降低成本,留住人才,共同打造幸福企業。
學會放松與釋放,下班后換個方式過生活!偶而享受關掉開關的OFF生活,少點負擔,多點心靈滿足。
《震旦月刊》主編
?蘇美琪 Maggie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