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ESG熱潮,各行各業紛紛積極響應,不僅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更期望讓利害關系人、目標顧客和潛在投資者看見。企業的運營離不開“永續”議題,想要永續經營、歷久不衰勢必要創造有價值的差異性,降低被取代的機會,并集結社會認同和力量,擴大企業影響力。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多個國家共同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承諾“2050年凈零”。為了達到“無碳目標”以阻止氣候暖化,許多國家都同意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半,并在2050年達到凈零碳排。
節能減碳已不是口號,而是勢在必行的行動,全球各大企業亦投入環境永續相關的行動,并在進行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主題,也都以環境永續為重點。一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公司,必須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列出企業投入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的相關說明,一場與地球共同永續長存的行動已經開始。
ESG是一家企業永續發展的衡量指標,這個概念是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在2004年提出,采用“環境永續、社會參與、公司治理”三大區塊,同時著重人才培育與幸福職場等多方面,來為企業評估績效分數,用更全方位的角度來檢視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
追求成長與永續發展的企業,必須要重視ESG的發展與內化,同時投入相當的成本,因此,如何通過ESG的執行,為企業帶來更多附加價值,而不只是被動的配合,會是一個未來的議題。
ESG是企業對環境友善,與地球共存的作法,若能集結更多的認同和力量,讓企業的影響力擴大,我稱之為“企業永續營銷”。
STEP?結合專長領域 選擇適合標的
ESG共有17項指標,要根據企業本身的條件和資源來判斷,選擇重點指標來執行。選擇永續指標不是選熱門話題,而是要選跟自己產業有關,而且是自己企業資源能及,同時與自身產品相關的標的。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是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致力于實現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寧德工廠同時兼顧環境和提高生產率,預計每年減少40萬噸碳排放,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評選為“燈塔工廠”,是全球電池行業的首家“燈塔工廠”。
STEP?建立組織 高層帶領全員參與
企業永續必須全員參與,而且要由最高決策層級帶動,同時將目標納入各單位的績效考核。畢竟ESG的目標與各單位的日常作業未必直接相關,唯有企業最高主管的推動決心,才能引領全公司的投入,并達成目標。
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化的乳品公司,位居全球乳業十強。專注于為中國和全球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美味的乳制品,形成豐富產品矩陣。蒙牛始終高度重視ESG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工作,通過自上而下的探索實踐,在MSCI、香港恒生等主流ESG評級中,成績持續引領中國食品行業。
STEP?上下一心形成共識 落實日常運營
企業永續行動不能只停留在高層喊話,更要上下一心,形成共識,組織間的上下和水平聯系及傳達,就扮演了重要的關鍵。
為承接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地,蒙牛持續探索完善ESG管理體系。蒙牛在董事會、管理層、執行層建立ESG三級管理體系,制定發布《蒙牛可持續發展體系管理辦法》,制定了ESG管理的組織架構和相關運行機制,在董事會層面,蒙牛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審議評估集團ESG重大風險,決策ESG戰略目標及相關重大事項;在核心管理層成立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管理和推進ESG關鍵事項;在執行層成立工作組,在28個部門設置56名可持續發展官和聯絡員,負責集團ESG工作的統籌協調。
STEP?通過實際行動 全力投入執行
說到做到是企業永續的實踐,不能只是公司高層喊口號,更要有具體可行的執行方案。
平安集團很早就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2009年就設立了CSR(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團隊,并打造了依托“金融 科技”兩大引擎的可持續發展模型。基于這一模型,平安攜手所有利益相關方,以五大生態圈為土壤,助力實現綠色的環境、和諧的社會以及可持續的經濟建設目標。除了在企業內部設立完善的ESG組織框架,更聯合所有利益相關方,包含股東、客戶、員工、社區和環境、合作伙伴等,共同構建協同生態。
STEP?對外宣傳 建立好感度
環境永續已然成為全民認同的課題,如何借由企業永續的行動,來建立消費者(或顧客)的好感,甚至作為主動營銷的話題,會是投入ESG的企業可以思考的重點。
1. 對外公關宣傳,提升企業社會形象
許多國際品牌已對上游供應商提出減碳要求,以符合未來的環保目標,許多供應商為了配合品牌顧客的要求,必須付出更多的成本,若能通過公關宣傳,讓社會大眾認知,對于運營和股價都會有顯著的幫助。
蘋果已訂下2030年前,全制造供應鏈將達到100%碳中和,不能配合的供應商,將被排除在蘋果的供應鏈,許多供應商都為了蘋果的緣故而采用綠色電力和能源,未能被蘋果選上或無法配合的供應商,就被排除在蘋概股的行列中,股價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而投入綠能的供應商,不但股價上漲,更可以將永續行動作為對外的公關宣傳,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形象。
2. 善用品牌營銷,讓全民共同參與
依據KOL Radar《2022美妝產業網紅營銷洞察報告書》的數據,近八成消費者認同“人類有責任維持自然的平衡,保障環境永續生存”,其中三成的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金額購買符合永續標準的產品。顯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除了規格和品牌外,對于投入永續行動的品牌,會有更高的支持度,因此,企業可以將永續行動與營銷活動結合,以達成更好的營銷效果。
去年,貴州茅臺發布了公司史上第一份ESG報告——《2021年度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茅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優化提升生態環境,制定公司雙碳規劃實施綱要,開展節能降碳增效、綠色產品設計、產業鏈綠色轉型、綠色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生活“五大專項行動”。此外,還提出全面構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永葆可持續發展的釀造環境。過去常說,為善不欲人知,要默默行善,但在商業行為中,卻平白浪費了一個很好的品牌營銷機會。在環境永續的浪潮中,結合永續行動并與企業運營結合在一起,會是朝向永續經營的企業必須思考的方向。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