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盡管曾經宣稱實體零售店是上個世紀的做法,現在也紛紛開起實體零售店。不同的是,他們是利用這些商店來收集顧客數據,然后增加線上銷售額。重點在于建立顧客關系,而不是銷售。
?
傳統零售店其實坐擁顧客數據的金礦,卻從未善加利用。顧客數據可揭示關系、模式、影響力來源等,借此為企業提供大量價值。你可以找出影響顧客購買產品的因素,從而能提供更多他們想要的產品。你還可以查看顧客行為模式,了解如何增加銷售額。數據還可以用來增強營銷及溝通的各個層面。
?
因此,許多數字原生品牌紛紛開起實體店面,但他們往往會試著重塑零售體驗,而不僅僅是復制過去的做法。舉例如下:
?
案例?一些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服裝的品牌設立了試衣間,人們可以去那里試穿衣服、上網下單,然后讓商品直接寄到家里或辦公室。他們實際上是“沒有衣服的服裝店”。
?
案例?這些新商店中,有許多會迎合喜歡自拍并發布到網絡上的消費者。這些商店創造了一些有趣的拍照功能,然后讓顧客自發進行口碑營銷。
?
案例?這些實體商店幾乎全都采用固定薪而非提成制的報酬方式。如此店員便不會一直跟著你并纏著你推銷,而是會鼓勵你利用設備在展示間周圍的電腦下單。
?
案例?品牌設有幾個實體店,可讓消費者更有信心在網絡上下單。實體店可發揮乘法效應。
?
案例?一些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正通過買下百貨賣場的零售貨架空間,來銷售自家的入門產品。然后他們再讓顧客上網購買耗材及其他零配件。
?
案例?一些賣場專為數字優先的品牌設立零售店。他們利用數十臺多方位攝影機追蹤購物者,以了解顧客花了多少時間瀏覽各項展示品,然后再將這些數據提供給店內的品牌。
?
案例?阿里巴巴打造的盒馬商店,則提供線上下單,然后與店內購物及餐飲無縫接軌,加上用戶基數十分龐大的淘寶網,讓盒馬的吸引力不只局限在店內的庫存。盒馬的概念涉及高度個人化,阿里巴巴可以利用其對個別消費者歷史和到訪商店的了解,提供相關內容和推薦商品,到店內購物的顧客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完成支付。
?
阿里巴巴強調實體及數字經驗的無縫接軌,包括線下購物及線上下單,以及線下自取和送貨上門。當你在融合實體和數字體驗時,永遠都要從期望的顧客體驗開始逆向思考,最好的做法就是全神關注顧客體驗。
?
就像亞馬遜深知其顧客渴望更好的服務,所以一直努力創造“Amazing"的時刻。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 Go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消費者走進這家實體商店,拿起他們需要的商品,然后便可離開商店,不必排隊結賬。顧客描述這種購物體驗“很神奇”,這正是亞馬遜全神關注顧客體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