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唯有突破思維的邊界才能掌握先機。翻轉思維不僅是挑戰舊有模式,更是以創新為驅動力,賦予個人與組織新的成長動能。通過技術融合與創意實踐,我們將釋放無限潛力,打造多元價值,為未來注入全新活力。
?
談到創新,多數人立即連想到的是高科技產業,或者是剛開始萌芽的新創公司。一來是高科技產業有較多的資源投注在新領域的探索;另一方面,新創公司本來就是各種新產品、新市場的探險家,創新對他們來說不是選修學分,而是必修學分。
?
?
有一次我和某位傳統產業的主管聊到上述現象,他笑著跟我說:“其實『創新』都發生在『新創』這種刻板印象,我個人不是非常認同,很想翻轉一下。”這位主管在傳統制造業服務的時間非常長,他的專業背景與工作經驗,讓我很難將他與“創新”連結在一起。所以當他這么說的時候,我特別好奇,也愿聞其詳。
他接著說:“不管是在亞洲或全世界,傳統產業的產值、就業人口等統計數字,仍然是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角。『創新』最好的機會跟場域,應該是在傳統產業才對。”聽到這樣的論述我點頭如搗蒜,同時也回饋我的經驗。
由于顧問工作的關系,我有許多不同傳統產業的運作經驗。不管是引用新的技術在產品研發、制程改善,或者是導入軟件系統將舊有流程大翻新,傳統產業的“創新紅利”往往高得超出預期。
我自己的體會是,不管是個人或組織的變革,既有的舒適圈有多牢固,跳脫舒適圈的痛苦就會有多大。但是好消息是,跳脫舒適圈的痛苦越大,改變帶來的效益就會有多豐碩。只要方向是正確的,舒適圈以外的黃金寶藏多得數不清。
?
傳統產業是相對保守的領域,而“環安衛”(環境保護、勞工安全與健康)又是相對保守的部門。這幾年我們在推動環安衛工作的數字轉型,卻發現許多傳統產業的從業人員,其實有很創新的思維和很強烈的改變動機。傳統流程數字轉型后,不僅提高工作效率、決策品質,更是大幅降低潛在的危害風險。對比近年來發生的許多重大工安意外,我們很慶幸這些改革不知道無形中避免了多少悲劇。
以最熱門的AI人工智能為例,它從三大面向來助攻傳統的環安衛工作。
?
1. 摘要關鍵內容
法規鑒別與查核工作,是ISO規范下的重要工作事項。特別是在環安衛法規變動頻繁的狀況下,從業人員經常要閱讀內容艱澀且冗長的法規條文,很容易抓不到重點。在AI的助攻下,法規查核軟件已經能將法條、甚至是整部法規,摘要出其中的關鍵內容,以協助法規查核人員快速的掌握查核重點。
一位法規查核人員告訴我,過去幾年因為發生了化學品重大危害事件,主管機關加大監管力道,他經常要檢視新頒布的法規內容,并且向廠長、總經理報告自身企業是否合規。但是以往在沒有AI科技輔助之下,他總是先被海量的法規、法條文字淹沒,解讀完文字訊息后早已精疲力竭、甚至暈頭轉向。
AI的摘要能力,讓他可以將最精華的專注力,放在風險判斷、重要決策與落實執行。
?
2. 協助判斷除錯
化學品管理最重要的源頭,就是化學品的“安全數據表”(SDS, Safety Data Sheet)。但是實務運作上SDS可能因為廠商提供的數據不全,或是運作場所位妥善管理,使得這個記載化學品最重要信息的“身份證”,內容有遺漏甚至是錯誤。
當最源頭的信息是錯誤的,后續要判斷政府列管法規是哪些、管理者應該采取哪些合規作為、運作上有什么注意事項等,也隨之產生偏差疏漏。輕者面臨罰緩,重者造成無法彌補的人員傷亡、得不償失。
近年來在技術應用的不斷創新改良后,AI已經能夠協助判斷SDS數據是否有遺漏、誤植的情況發生。化學品管理人員不再需要逐筆檢查數量龐大的SDS數據,通過AI一鍵輔助,潛在的風險和執行力的缺口都一覽無遺。
3. 辨識現場風險
傳統產業有許多的風險,很難通過冰冷的數字報表看得出來,所以特別強調“走動式管理”。然而,管理者的人力與體力畢竟有限,在諾大的廠區要徹底的檢查各項風險,光靠“勤奮”肯定不夠。
經過專家訓練的AI技術,只要將照片傳輸到系統,就可以快速辨識出各種現場的風險。例如:施工場所是否有墜落的風險?施工人員身上的防護器具是否齊全、是否配戴正確?現場機具的擺放位置、運作方式是否有潛藏危機?
上述風險的辨識工作,過去可能需要經驗老到的管理者親自到現場一一指導。但是在AI的輔助下,人腦數十年的寶貴經驗也能轉換成電腦立即判斷的能力。資深的管理者節省下來的走動時間,再使用到更高價值的管理工作。找到對的方法,科技不僅從未取代人力,它反而是放大傳統人力的價值。
?
當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人都知道必須改變、必須創新,企業才有存活的機會。同時在啟動創新之前,我們也需要讓組織、讓自己意識到,創新并不是一個舒適的過程,它必定會帶來既有模式的阻力。我們要時時提醒、激勵自己,把這些改革過程的努力、汗水、淚水,視為邁向創新終點的副產品。舒適圈越大、越堅固,舒適圈外的果實就越甜美。
創新并不是否定過去、取代傳統。好的創新是延續過去的成果,也就是站在既有累積的基礎上向前,所以“過去”也是重要的、值得尊重的。當AI出現協助我們完成部分工作,它讓我們空閑出來的產能,往更高層次、更大價值的舞臺去發揮。我想這才是創新真正的意涵。
?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