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動蕩的2024年,人們逐漸從疫情的恐慌之中走出來,然而伴隨中東與烏俄戰亂、拉丁美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全球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過去一年,我們目睹了市場的劇烈震蕩,經歷了AI浪潮席卷各行各業,更見證了消費者行為的革命性轉變。
?
科技巨頭們紛紛進行組織重組與優化,為迎接AI時代預做準備;在歐洲,許多傳統企業加速數字轉型,積極擁抱永續創新;而在亞太地區,將加強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建立產業標準,形成更強大的競爭力。
企業更需要以嶄新的視角綜觀全局,重新定義競爭優勢。面對2025年的嚴峻挑戰,如何創新賦能、聚焦產業關鍵,已成為企業突圍致勝的必經之路。
?
企業如何創新賦能?
?
近年來,放眼各產業數字轉型的浪潮方興未艾。包括:科技業、電子業、制造業在內的諸多產業,正經歷一場從傳統的績效導向思維轉向智能化升級的典范轉移。許多企業紛紛導入AI技術,不僅優化供應鏈管理,更通過深度學習演算法,精準預測市場需求走向。
關于此一轉型趨勢,我們可以借鑒制造業巨擘通用公司(GE)的數字化之路。舉例來說,通用在風電機組、燃氣渦輪機等設備上廣泛應用數字孿生技術。通過數字孿生系統,工程師可以提前預測設備的性能、優化設計,并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測試,減少實物原型制作的成本和時間。
作為傳統的設備制造商,通用對設備的構造、運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這也為數字孿生的建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用通過建構數字孿生系統,大幅降低生產線的故障率。這些成功經驗得以啟發越來越多的制造業廠商,加速推動智能制造轉型。
?
零售產業的數字轉型

以零售業來說,數據驅動決策已成為市場致勝的關鍵。亞馬遜公司無疑是將顧客購物數據與AI分析系統整合得最成功的零售企業之一。通過龐大的數據庫和先進的AI技術,亞馬遜在精準營銷和智能庫存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亞馬遜的推薦系統能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購買歷史與評價等數據,為每一位用戶提供高度個性化的產品推薦。這使得用戶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同時也提高了購買轉換率。
舉例來說,當用戶購買了一本書后,亞馬遜會根據這本書的類型、作者以及其他購買過這本書的用戶的購買記錄,推薦相似的書籍或相關的產品。所以,當每位用戶登錄亞馬遜后,都會看到一個個性化的首頁,展示的商品都是根據用戶的興趣和購買歷史推薦的。這時,亞馬遜就會根據用戶的購物習慣和偏好,推出針對性的快閃購物活動,吸引用戶購買。
另外,大型連鎖超市Target就在旗下近2,000間分店,推出了店員生成式AI助理,可以根據自然語言對話內容,來快速提取Target內部文件,回覆約40萬名店員的門市營運相關問題。
?
金融產業的創新轉型
?
面對金融科技的沖擊,某些銀行展現出驚人的創新魄力。像是星展銀行(DBS) 就非常值得一提,這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銀行,在數字轉型方面表現出色,不僅成功降低顧客流失率,還開創了全新的營運模式。DBS率先在亞洲推出數字銀行,提供全方位的數字金融服務,包括開戶、轉帳、投資與貸款等。DBS利用AI分析顧客數據,提供高度個人化的服務,例如:根據顧客的消費習慣推薦金融產品。近年來,DBS積極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創新的技術和服務,以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該公司致力于打造無縫的顧客體驗,讓顧客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手機App或官網完成各種金融交易。
除了信息科技需要與時俱進,在組織創新方面,創意領導力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說到鼓勵員工大膽提案,并提供充足資源支持創意轉化為實際產品,這種做法讓人想起Google公司著名的“20%時間”政策,允許員工將20%的工作時間用于個人的創意專案。雖然這個政策后來經過調整,但其鼓勵創新、支持實驗的核心理念,已成為全球創新企業的標竿。
此外,瑞典音樂流媒體巨擘Spotify則通過“部落模式”(Squad model)的組織架構,成功打造高效能的創新團隊,通過這種扁平化、自主性的組織設計,讓Spotify能夠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激發員工的創新潛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產業變革,容錯文化與設計創新更是企業轉型的根本。IDEO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設計公司,以其創新的設計思維和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法聞名。IDEO成功地打造了一個開放包容的組織文化,鼓勵員工嘗試、包容失敗,并將這種文化視為公司成功的關鍵。IDEO深信,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讓員工在設計過程中更能感同身受,激發出更多創新的想法。
?
餐飲業的個性化顧客體驗

談到近年來的數字轉型,少不了AI技術的加持。AI與影音內容的應用范疇,已經從科技領域擴展至各個產業。在餐飲業,由精品餐飲品牌JK STUDIO與餐飲POS+系統開發商Eats365聯手推出的“手機點餐短影音菜色介紹”系統,不僅解決人力問題,也提升顧客的點餐體驗。
這種成功打造個性化的用餐體驗,也讓人聯想到星巴克的數字轉型之路。星巴克的“深度煎培”(Deep Brew)AI系統,是一個結合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的智能型系統,它的目標是通過更深入地掌握顧客喜好和行為,提供更個人化的咖啡體驗,同時優化門店的營運效率。
?
持續發展綠色創新與永續制造

放眼2025年,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企業的核心議題。隨著ESG浪潮席卷全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將永續理念融入經營策略。電子產業在全球享有盛名,許多企業積極投入綠色創新與永續制造,以回應全球對環保的重視。部分公司做法是導入先進制程技術,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此外,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要求供應商共同承諾綠色制造,建立綠色供應鏈體系。
展望2025年,創新轉型已不再是口號,而是企業尋求永續經營與發展的必要條件。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Tesla)的崛起,完美詮釋了創新思維如何顛覆傳統產業;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Siemens)的數字轉型之路,更展現了百年企業如何通過創新煥發新生。這些案例都在告訴我們,創新其實不分產業與規模,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具備創新的決心與遠見!
現在正是企業領導者展現魄力,帶領團隊成員擁抱創新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認知到,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最大的風險不是創新失敗,而是不敢創新。全球成功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唯有立即行動,以開放的心態接納新思維,勇于突破既有框架,企業才能在這波創新浪潮中脫穎而出。立即行動吧,以下的三個行動方針與您分享!
?
第?步>請審視您的企業現況,找出可能的創新突破點。
第?步>借鑒全球標桿企業的成功經驗,制定適合自身的創新策略。
第?步>召集團隊集思廣益,將創新計劃落實為具體行動。
?
請謹記,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猶豫不決才是最大的風險。讓我們以創新思維勇敢擁抱未可知的挑戰,在2025年的全球商業舞臺上,共同譜寫企業的輝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