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在全球爆紅,也有越來越多人把AI工具視為是下一個世代企業營收提升及管理的不二法門。從產、官、學等各方面來看,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固然不言可喻,但畢竟還處于非常初步的發展階段;對相關技術掌握快速的大企業來說,能夠先享受這種科技紅利當然不在話下,一般企業想吃到這種紅利,恐怕還要多想一想。
147億美元
中國斥巨資投入AI 4月出管理草案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目光的焦點所在。世界各國都希望能快速在這個領域搶占山頭,取得主導地位。并借此取得在國安、軍事、科技與各領域的優勢。今年4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快速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草案,將用以規范快速發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
中國目標是在2030年底前成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據“外交家”(The Diplomat)雜志報道,今年在AI方面的支出預計將達147億美元,約占全球投資的10%。這顯示中國深深體認人工智能的影響力及威脅潛力。
數據來源:The Diplomat
7?個滿分
百度文心一言提前進入商業化落地探索階段
國內AI模型齊問世,究竟哪個更強?全球領先的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最新發布的《AI大模型技術能力評估報告,2023》給出了答案。報告顯示百度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項指標的7個滿分,綜合評分第一,算法模型第一,行業覆蓋第一,三個絕對第一體現了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基礎技術深度和產業應用覆蓋廣度。IDC評估報告圍繞產品技術、服務生態以及行業應用三大維度,考察大模型的10余項指標,其中“算法模型”和“行業覆蓋”成為衡量大模型能力極其重要的兩個指標。百度文心在模型能力、工具平臺、生態布局以及行業覆蓋上優勢明顯,并已提前進入商業化落地探索階段。
數據來源:百度文心一言
1,180億美元
生成式AI受重視 市場規模三級跳
日前NVIDIA創辦人黃仁勛來訪,引爆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度想象,據 Precedence Research的數據,去年全球生成式AI的投資金額,僅占AI總投資額的5%。但隨著相關企業的投入,全球生成式AI應用市場,預估2023年市場規模為137億美元,到2032年將達到約1,180億美元。
以目前情況來看,全球許多大型科技產業,都持續擴大資本支出,持續在AI領域投資。包括高速運算、服務器及散熱等范疇。與此同時,與AI運算服務器相關的產業鏈,還包括了晶片設計、晶圓代工、晶圓測試、晶片封裝、ABF載板、PCB(印刷電路板)、散熱和云端服務器。
數據來源: Precedence Research
6~8倍
AI服務器DRAM容量將提升
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大參數調用及海量數據讀存,因此AI服務器需要配置更大容量、更高性能的存儲器及配套接口芯片。未來在AI模型逐漸復雜化的趨勢下,將刺激更多的存儲器用量,并同步帶動高容DRAM、企業級SSD以及HBM的需求成長。預計AI服務器DRAM容量為常規服務器的6~8倍,SSD容量為3倍。AI算力拉動存力需求,AI服務器需求高增,有望成為下一輪上行周期的重要驅動力。
數據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4%
AI投資增加 企業實用仍在初步階段
雖說全球都把AI視為是未來的趨勢,但從顧問Gartner的報告中顯示,有45%的高階主管增加了AI投資,70%的高階主管已經展開了生成式AI的調查和探索模式,15%的比例則是處于測試,實際上線投入生產應用的比例僅有4%。
Gartner認為高階主管們可能會開始轉變觀點。畢竟,一旦開始開發和部署生成式AI之后,企業會遇到信任、風險、安全、隱私和道德問題的沖擊。在報告中指出,有高達38%的高階主管利用生成式AI提升客戶體驗,26%的人關注營收成長,僅有17%將其用在優化成本。這也說明了去年底才開始受關注的生成式AI,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數據來源:Tech Re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