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潔用品到文創商品、從地方創生到綠色永續,成軍18年的茶籽堂一直是消費者心中優質的企業。適逢震旦月刊51周年慶,基于肯定月刊歷年來對許多重要議題的關注、以及企業的正面形象,茶籽堂執行長趙文豪大方接受月刊采訪,分享創二代的心路歷程,更有意義的是,他如何堅持傳遞綠色生活的美好、持續創造價值而走在一條正確、永續的道路上。
?
許多人的茶籽堂初體驗便是在投宿的旅店中:溫和的使用感受和療愈的香氛,為旅程增添美好回憶。其中不乏因為好奇而主動進一步了解品牌,這才發現,一家銷售清潔沐浴用品的公司,竟然做了那么多事!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做法,卻是茶籽堂所創造的價值鏈。事實上,當你愛上茶籽堂產品、因為品牌故事而感動,不論是被圈粉或因此改變了什么,你也已經進入這個傳遞美好的價值鏈了。
創二代接班心法 改變態度挑大梁
當前,產業正面臨轉型的時刻,同時在“愛拚才會贏”的年代嘔心瀝血創下事業的創業家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正是下一代接班人展現才能的契機。但二代接班并不容易,趙文豪強調,茶籽堂是他與父母共同經營的事業,他從大學時代跑業務到正式接掌公司,歷經了很長時間,其中與父母的爭執不斷。最后他體悟到,上一代的不放心很大原因在于二代的態度問題。
?
職場有職場倫理、職場上的溝通方式,但家族企業中的子女經常忘記父母是自己的上司,而會輕率地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卻沒有詳細的規劃和執行內容,父母當然無法放心。畢竟上一代是制造業的時代,他們的成功經驗和邏輯與目前的時代不同,趙文豪提醒創二代應該要負責任地做好溝通。他憶及曾經每次提出投資想法,被父母質疑時,常常指責他們“不懂”,造成雙方情感與理智上的對立。“是直到我想通以后,因為感恩而改變態度,父母終于承認我長大可以獨當一面了!”
?
他提醒,不論是自己創業或接班,態度是重要的經營心法。“感恩”說來老派,但如果認知到這個社會是要靠彼此相互成就的,那么感恩就是歷久彌新的心態、也會讓自己走得較為順遂。后來茶籽堂投入地方創生,他也是抱持與當地本土特色融合的心態,而不是單向的誰幫誰,跟農民交朋友、用當地的語言和習慣溝通,正這是由創二代的自省中得到的智慧。
?
專注內涵 品牌會為自己發聲
茶籽堂的前身是生產印刷洗劑,當這個行業沒落時,趙文豪由母親以苦茶籽清洗廚房得到靈感,于是公司轉型開發苦茶油清潔用品,“一開始我們在有機商店售賣,搭上當時的有機風潮,賣得很不錯,但也時常被批評包裝質感不佳,于是我們開始在商品包裝上下功夫。”后來有機不再珍稀難覓,連大賣場中都充斥著有機商品,此時已經改頭換面的茶籽堂因為訴求天然又有好賣相,成功吸引市場關注,自2013年起到往后的五、六年間,成為了當地受人喜愛的文創品牌。
?
在探索核心原料過程中,發現茶籽有90%仰賴進口,讓他憂心長此以往,這個產業是看不到未來的,因為它在本土沒有根。為了解決原料問題,茶籽堂開啟了苦茶油復興之路;接著又為了合作而走入社區。進入社區后才發現人口老化問題如此嚴重,而決定投入地方創生。一路走來,情懷滿滿,有文化、有議題、有故事,樣樣是媒體的絕佳素材?!昂芏嗳艘詾椴枳烟煤軙鰻I銷,但其實我們都只是在建立價值!”無心插柳柳成蔭,茶籽堂在文創產業風起云涌的浪潮中贏得廣泛好評。
?
這幾年,文創產業的關注度已不如從前,并非文化創意不再重要,消費者開始把眼光投向品牌內涵,風格產業應運而生。趙文豪說,不管被歸類在哪種產業,最終決勝負的還是商品力,用產品本身去說服消費者才是王道。對茶籽堂而言,原料來自企業所在地,所以友善土地、友善農民,說到底都可以回饋到企業本身。
?
思考價值 而不是在意流行
在趙文豪眼里“當大家在講文創,你就去做文創,成功的機率是很低的?!眲摌I是條艱辛的路,除了賺錢之外,創業者理應有自己想傳達的價值。他再三強調,流行的產業不是不能投入,但重點還是在價值,找到價值,對內才能凝聚向心力,熱情地投入研發、制造和營銷;而消費者也可以在品牌或產品身上找到共鳴。
?
2016年茶籽堂走入社區,開始友善的作為,因為走在比較前面,當時還不知道地方創生為何物。但是從有機、文創、地方創生到永續,都在因緣巧合下連結了,“你叫什么,或別人把你歸類成什么不重要,重點是你通過自己所做的事,想要傳達什么?你的價值理念是什么?”趙文豪心心念念的還是價值,如果企業所重視的不是價值,而是形象的話,不可能每一波都跟上,更不可被認同、被看見。
?
開創 而不僅是追隨
價值取向的茶籽堂,早期以“天然的洗沐保養企業”為定位,而在生產苦茶油后,想跟消費者溝通苦茶油是茶籽堂最核心的原物料,于是以苦茶油為核心定位,因為它涵蓋整個產品線,價值應該高于洗沐保養;但后來公司內部認為,近年持續與大眾溝通分享土地的美好、土地的價值,應該要有回歸土地的概念,于是重新以“傳遞土地美好的良善生活品牌”作為定位。
?
現在的茶籽堂把價值根植于土地,長出的是自信的燦爛花朵—通過莊園計劃,游客未來可以到合作社區用餐或住宿,過程中茶籽堂產品可以洗滌疲憊療愈身心。趙文豪不掩興奮地說“現在的茶籽堂是一個希望大家可以享受其中,玩得開心的品牌!”而這就是茶籽堂從文創轉型的契機。正因為體驗到做品牌是一個生態系,如果局限于一個產業,很難走出康莊大道,畢竟破壞式創新都是跨產業的,經營品牌唯有找出自己獨特的生態系,才會不斷蹦出令人驚喜的火花。
?
作對的事情是茶籽堂一貫的態度。而“對”得用價值來判斷,身為中小企業的茶籽堂在資源配置上,傾向把營銷預算用在土地友善上。趙文豪的經營哲學是,“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要取得平衡,看得到的是指大家所在意的視覺美感要求,而看不到的則是把問題解決后的美好畫面。前者很快可以讓人有感,但后者續航力更強。茶籽堂現階段專注在解決問題,對于地方創生樂此不疲。?
?
不論是談創二代、地方創生或營銷,趙文豪都強調,自己提供的并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獨特的呈現方式,品牌就像一個人,有自己的模樣、個性和形象,所以茶籽堂不做追隨者,不依賴標準或數字做決策,而是不斷地審視自己、定義自己,例如在2016年申請B型企業的認證,就是想印證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否可以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為通過認證,改善工廠環境、將公司改制、去年將永續循環概念全面應用于商品,驗證得分一次比一次高,代表茶籽堂是玩真的。
?
作為新生代B型企業,當所有企業緊跟ESG風潮而行,永續已經成為茶籽堂的DNA。想搭上綠色企業列車嗎?趙文豪建議,反復思考想要為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從這核心價值去推導出可以做什么。擁有改變世界的熱情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