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至企業,小至專案,人人都想盡辦法要降低成本、提升收入,達到收益最大化的目標。面對這樣的挑戰,經營之圣稻盛和夫運用“阿米巴經營”,帶領公司一路挺進,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從組織分割到全員參與,以開創的“阿米巴經營”,提升公司收益、培養員工領導力。
?
組織越是龐大,越難察覺有無浪費。在公司連續成長、組織持續擴大的過程中,稻盛和夫把大組織再分割成小組織(細胞),務必不可從事浪費的經營。再者也考慮到,如果要讓公司成為每位員工都對工作充滿活力的企業,就需要創造出能讓個人能力做最大限度發揮的組織。從這樣的觀點出發,我想出來的經營方式就是所謂的“阿米巴”經營(即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可任意改變外形)。

獨創的阿米巴經營,培養領導人才
一個一個的組織,可隨著環境改變樣態并自體繁殖,所以稱為阿米巴。所有的阿米巴都可在公司內彼此交易,宛如另一個中小企業般活動著。即使是對大企業而言無利可圖的工作,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也會設法創造利潤,堅強地存活下去。我在企業中制造出像中小企業般根基強壯的組織,并在企業里培養具有中小企業經營者感覺的領導人才。
此外,讓那些在末端工作的員工,把握他們各自的阿米巴組織的經營目標,站在個別的崗位上為提升業績而努力,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這些就是實施阿米巴經營的目的。
將經營工作委托給領導人就我們的組織而言,有依據不同產品分別設立組織的阿米巴,也有為了大量生產一種產品,依據制造工程階段分設組織的阿米巴。因此,雖然人數上有一定基準,但不是以定型或固定的目標設立的組織,沒有所謂絕對的基準。就如阿米巴這個名稱,會根據經營環境自在地變換組織與人數。
總公司對各個阿米巴有時也會給予指示,基本上是將經營責任委托給各個阿米巴領導人。雖然必須得到上司的承認,但是有關各阿米巴的經營計劃、業績管理、物品采購及勞務管理等工作,都全盤委托給阿米巴領導人。
公司創業不久就開始實施這種阿米巴經營,公司的阿米巴領導人,即使只有三十多歲,也是每天抱持著“成本意識”(節約成本與控制成本的觀念),通過實踐經營,得到絕佳的經營經驗。
剛進入公司不久的年輕員工也立即給予鍛煉,讓他們確實具有成本概念,如果上司不小心做了浪費的決策,也會嚴格指責上司“那樣不行,成本會提高”。這就是我先前所提的,全員參與的經營。

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
我的經營哲學絕非困難的東西。就是自問:“就人而言,什么是正確的?”然后“用正確的方法追求(去做)正確的事”這兩句話而已。例如:把孩提時期父母與學校老師教的“不說謊”、“要正直”等非常“樸實的(primitive)”教誨當成判斷是非的標準,忠實地遵守和實踐這些教誨,我認為是很重要的做法。
問題是很多經營者雖然學過這些東西,卻隨著年齡增長而忘記了,也不去實行。就在不斷累積各種經驗,知識也愈變愈豐富的過程中,或許也獲得成功。但也因此人格逐漸停滯,不再成長。然后也就逐漸忘記小時候被教育的樸實、根本的教誨,自以為是地做判斷、從事經營,結果就誤入歧途了。
每個成功的經營者都擁有個別不同的成功要素。例如:單純的創業動機、不斷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或者特殊的主意,因此才能獲得成功。問題是因為成功,原來優秀的人格品質也變質了,陷入傲慢不遜的個性當中。接著公司也因為經營者的人格變了調,業績開始下滑,企業經營開始走向衰退。
好不容易花一代時間構筑起來的企業,卻因為這樣走向破敗,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像這種大起大落型的經營者。特別是中小企業當中,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沉醉,開始喜歡吃喝玩樂,結果導致好不容易發展的企業衰退,員工彷徨街頭的實例堆積如山。
?
每天都去反省,每天都去實踐
除非你經常研究“人應該怎么活?”、“對人類而言什么是正確的?”等問題,不斷地重復實踐與反省,人類是會墮落的。
因此我總是重復告訴塾生,就自己在盛和塾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從事反省,每天都去實踐,這件事非常重要。
就這樣,打著經營塾的旗號,我幾乎只強調經營者的正確心態,覺得我的談話不符合他的想法,或者那些只期待學習經營技巧的人,最后就不再露臉,于是變成了只有對我的人格說能產生共鳴的人、想要追求這樣的生存方式的人會留在盛和塾當中。
這樣做之后,宛如“近朱者赤”這句話所形容的,擁有相同志向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知不覺間便能切磋琢磨。哪怕是酒席間的交談,在沒有提問與言語的情況下也能給予彼此刺激和影響,在如此交流的漩渦當中,有著優秀經營能力的人就會涌現。
一般人是無法獨自成長的。必須讓有志者聚集在一起,通過彼此切磋揉合才能培養出更優異的人才,同時讓集團也跟著發展和成長。?
?
名人檔案×稻盛和夫
繼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被譽為“經營之圣”,創出京瓷和KDDI兩家名列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后來又以77歲高齡出面擔任破產的航空公司的會長,力圖拯救它。于2022年8月因衰老辭世,享耆壽90歲。
?
好書推薦
《從零開始挑戰》
出版社:天下雜志
作者:稻盛和夫??

收錄稻盛和夫完整的創業故事,從中歸納出的獨到經營哲學和成為經營者不可或缺的眼界與品格,歸納出創業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借由個人經驗,歸納出事業草創初期、成長期與穩健期的經營策略與管理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