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公司麥肯錫的研究指出,未來每四個勞工就有三個會是Y世代。企業內的經理人如今面臨更多的溝通問題,國際上對領導層人才的條件則越來越重視“人際溝通能力”。──這是因為,事實上現在已是人類職場史中首次出現“四世代大集合”甚至更多世代共創的時刻!
隨著科技推陳進步,高齡長壽的技術突破,從戰后嬰兒潮到近期的Z世代,高達六、七個世代共存于同一職場的情況越來越常見。多元世代的領導共創,一直是管理界中不斷被反復探討、研擬對策的議題。
由于每一個世代會根據成長背景、大環境趨勢,而產生出獨有的價值觀。有別于過去我們認知的忠誠服從、執行力強的嬰兒潮世代、X世代、Y世代;作為更早接觸數字科技,甚至可以說是數字原住民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多半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主見,對于工作也不再是照單全收,而是必須告知工作背后的意義,力求尋找工作的意義與使命感。
然而在職場上,不可避免要進行大量的團隊合作;好的合作能讓團隊在往目標邁進的方向上,每位成員的腳步一致且順利。因此如何讓差異甚大的不同世代,能夠發揮各自所長,進行緊密且順利的團隊協作,成了當今每個企業管理領導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雖然每個世代都有各自獨特的價值觀與處世方法,但世代之間對于平等對待、受到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這些共通點、需求仍舊不變。而主管若能針對這些共通點,妥善運用適切的領導方法,便能讓不同世代成員組成的團隊,發揮各自最大的能力綜效,產出更優秀的目標績效。
身為跨世代團隊的領導者,不妨可以從以下的方向著手:
1. 界定工作權責、充分授權
不論是年長世代或是年輕世代,人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公平且合理的對待,因此對于每個團隊成員各自的工作權責,則更應該公開、清楚地界定及說明;并且賦權給員工們來執行工作任務,充分提供各自發揮的舞臺空間;以互信、尊重為基礎的團隊默契,往往能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自己不只是單純聽命行事者,而是主導自己工作任務的管理者。
而當面對員工執行任務后的回饋,若是表現卓越、優秀之處,管理者也應不吝在團隊成員間公開表揚,以提振團隊士氣之余,更達成人才留任的目的;倘若是改善建議或是錯誤修正,則建議采取私下面對面的談話方式,不僅保有尊嚴,也能讓團隊氛圍維持在好的狀態。
2. 創造團隊間互相學習的機會
除了常見的定期舉辦讀書會、信息交流座談,或是讓資深人員帶領資歷較淺人員的模式之外;更可以運用近幾年全球各大企業在實施的“反向指導計劃”,讓資歷較淺人員作為領導者來帶領資深人員。借由事前定義清楚計劃的規則、厘清互動的架構邏輯,促進跨世代互動、交流。
在這樣的協作討論過程中,彼此分享各自世代的觀點,不僅可幫助資深的年長世代加速既有的知識經驗轉移,也同時能讓資淺的年輕世代將新的信息傳遞給年長世代,共同激蕩出新策略或新作法。這樣的作法不只達成推動跨世代團隊協作,更能夠提高年輕世代的留任率;同時更促成了組織內部數字轉型的可能性,進而驅動企業整體文化變革。像是著名企業GE通用公司的CEO杰克.韋爾奇,就曾運用這種模式,帶領公司主管們學習網絡知識。
3. 建立公開且多元的溝通渠道
嬰兒潮世代喜歡面對面來討論;而千禧世代、Z世代則善于運用各種數字工具溝通。溝通工具上的落差,要如何能夠取得平衡?除了可針對不同情境場合,例如工作的項目會議、例行會議,領導者可選在咖啡廳或這類有別于傳統冰冷印象的公司會議室,以不同的氛圍營造出不一樣的會議形式之外;適時地根據項目、工作性質活用數字工具,則能讓多元世代可以即時更新進度、反饋互動。
但也要特別注意,避免召開大量的會議耗損時間與精力,最好的方式是由領導管理者區分清楚團隊協作、互動的情境,像是決策會議、頭腦風暴或是純信息交流的讀書會等等,可依照狀態來做區分,并明確會議討論的節奏與模式,甚至可使用虛實交替的方式來舉辦。
4. 領導者也需定期向各世代取經
過去面對臨近退休的職員,企業除了安排既有的退休作業流程之外,不少都會進一步與這些職員討論,轉為兼職形式的彈性工作模式,用以幫助企業留住這些具有豐富經驗、知識技能的人才。但更進一步來說,企業領導管理者們也可以定時召開專家會議,向這些投注時間、耕耘同領域已久的專家們,討論策略建議、尋求專家意見。
而不僅限于只和年長世代取經,現在不少重點企業也開始打造年輕世代專屬的“影子董事會”,期許借由導入年輕世代的觀點,為企業的經營注入活水。普遍的作法是遴選不同部門的年輕世代職員,組成一個定期召開討論會議的董事會,而這些董事會成員不僅僅只是掛名,而是真實擁有話語、監督與決定權。最著名的實行企業像是Prada、Gucci等時尚品牌,不僅借由這項舉措成功提升企業營收超過100%,也幫助企業找到接班的梯隊人才。
現今企業永續經營發展的挑戰越來越多,想在挑戰中生存、致勝的關鍵,在于內部儲備人才是否完善;而人才的預備程度,則取決于多元世代間經驗傳承與交融的結果,這非常仰賴企業領導者的態度與內部制度,是否能給予足夠的發展支持。
因此必須先以領導者作為表率,展現對于跨世代互動的包容、支持,甚至是參與,才能使團隊之間的每個成員,愿意接納彼此差異、世代隔閡;甚至是建立起互助、互信的團隊默契與氛圍,更進一步集結成組織內不可或缺的強大團隊力量,幫助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站穩永續經營的腳步。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