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只有follow my heart(追隨我心),才能激發起身體最大的潛能,拼盡全力向下一個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將會面臨著無數的選擇,踏出每一步都會決定著“人生下一步”這個嚴肅的命題。它如此玄妙,又如此令人緊張。怎樣才能擁有選擇的智慧?答案就是,反復叩問自己的內心,向人生更遠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囂所迷惑。未來的人生之路,就在你每一次的選擇中。
生于臺灣,長于美國,以最高榮譽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并于1988年獲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學博士學位。歷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業家、青年導師、暢銷書作家。2009年9月在北京創立創新工場,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曾任美國“百人會”副會長,并于2013年獲選《時代》雜志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同時也是香港城市大學的榮譽博士、卡內基美隆大學榮譽商業管理博士,以及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
我很喜歡一部電影叫做《春風化雨》。每次我看完這部電影,都有一種強烈的震撼在心中回蕩,久久無法釋懷。
電影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臺詞:“你的一生可曾因為什么人而改變過?我沒有。但我知道美國威爾頓貴族學校里那群學生的道路被一個老師改變了。”
電影中描述一名思想前衛的基廷教師,向禁錮思想的教育方式挑戰的過程,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教導學生們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要“抓住每一天”去汲取生命的精華。甚而告訴學生:不要盲目地跟隨他人,不要被信條所惑,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多年來,我一直不遺余力地傳播著“做最好的自己”的價值觀,我希望通過寫作、演講、網絡等方式來分享和分擔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生存感受,并且盡可能地提供一些我的經驗讓他們選擇、參考。我希望自己能夠像基廷老師一樣,讓年輕人懂得如何在現實中追求自己的理想,進而明白生命的意義。讓他們知道,“世界可以因你不同”。
從一份責任感出發,我在幫助大學生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也有一種莫大的幸福將我圍繞。這種幸福源自于學生們給予的莫大信任,也根源于他們不斷成長所帶給國家未來的希望,更來自我深深感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投入這份工作的每一天都帶給我無比得振奮,每一刻都讓我留下了深沉的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和眾多青年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到的不只是責任、機會和潛力,我在這份工作中的收獲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我時常會自問:“我該如何將更多所學傳授給青年學子?”有時我也會想到,雖然我很愿意為大學生做人生規劃,找尋心中的聲音,但畢竟我是個科技人,一個專業經理人。我擁有更多的是在科技領域的知識,所了解的也多是企業成功的秘笈。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有幸在賈伯斯、蓋茲、史密特等人身邊學習成長;也有幸在PC時代經歷蘋果、微軟,在網絡時代經歷Google這些科技公司的熏陶,更有幸看到這三家一流企業的成長與成功,以及在美國硅谷和中國的中關村崛起時,擔任過最有創意的工作。這些職業經驗才是我最具價值的資產,而我非常希望能夠把這些資產傳授給青年學子們。
我相信,年輕人需要這些資產。尤其是,當我看到一些年輕人滿懷渴望地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創業,卻由于他們經驗不足而撞得頭破血流,協助他們完成夢想的心愿便悄然占據了我的內心。
曾經,有一個得了嚴重疾病的學生決定創業,希望得到我的支援,他來到北京,堅持一定要見我,如果不見他,他就不接受治療。當我終于親耳聽他闡述了自己的理念時,我覺得他完全不懂創業,必然要走上失望的旅程。我的感觸是:他需要創業導師,幫助他從基礎學習,一步步步入創業的路途。
曾經,一個千辛萬苦找到我的前微軟員工,請求我幫他的初創公司出主意,做他的創業教練,我答應了。他很有潛力,經過我的簡單指導就在天使投資大會上脫穎而出,得到了第一名和一筆創業資金。但是,盡管他的技術極具創新性,卻沒有想清楚用戶的需求。我苦口婆心勸他放棄,他沒有聽,最后我只能目睹他的公司走入困境。我的感觸是:他,需要創業導師,幫助他選擇項目,做有用的創新。
曾經,有一個美國名校的留學生千方百計尋求我的幫助。他是一個純真的技術天才,創立的公司也相當出色。于是,Google 成為他的生意伙伴。但是兩年后,在律師的教唆之下,他找到一個法律漏洞,試著從一次生意中收了Google 兩次錢。我的感觸是:他,需要創業導師,教導他任何基業長青的公司都要有誠信的價值觀。
我想,以上三位如果有好的創業導師,都可能成為一個知名的企業家,但是現在他們在網絡世界里單打獨斗,最終脫穎而出的機率相當渺茫。
我想,如果他們的身邊有好的創業導師幫助,他們的成功概率或許會增加數倍。
時光荏苒,隨著Google 中國運營漸漸平穩,這個辭職創業的夢想越來越清晰。由我帶頭,創立一個青年“創新工場”的愿望逐漸萌生,我希望專門帶領有創意的年輕人,在一個有老師的指導環境中,挖掘其潛能,做出有創意的企業,進而對社會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2009年8月,我終于又做出一個“從心選擇”的決定,從固有的職業經理人模式中脫離出來,真正實現“幫助他人完成夢想”的人生目標。曾經,我用“世界因我不同”激勵自己追尋夢想,今天,我用“世界因你不同”激勵他人發掘潛能。
如果我們夠幸運,也許我們能培養一個走向世界的國際品牌。如果我們極端幸運,也許“創新工場”可以創造一個新一代領航國際的高科技公司。反之,就算我沒有那么幸運,只要我們能創造一些有價值的公司,做出對使用者有一定意義的產品,培養一批有創業能力的青年,這些都會讓我感覺到人生的意義的所在。
一想起新的工作,我就滿懷喜悅和熱情。如同站在課桌上的基廷老師,我眼中的世界有了不同的風景。
未來,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且這一天的到來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因此,中國的公司要快速學會走向國際舞臺。當中國成為世界之最時,中國最成功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在下一個五年里創立的,也很可能就是在“創新工場”關注的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領域中產生的。年輕人渴望創業,但他們需要環境,需要指導,需要教練。每當我想到這些的時候,基廷老師的名言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carpe diem(只爭朝夕),要“抓住每一天”。
因此,在這關鍵的時刻,我必須抓住今天,去探索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我深深地記得《春風化雨》里的一個場景,基廷老師帶領學生們尋找生命的意義時,朗誦梭羅《湖濱散記》中的名言: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后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年輕人,勇敢去抓住一切,認真探尋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天,世界將因你不同。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