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環境解決方案的目的: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通過辦公環境,展現企業文化,提升物業資產效益;通過辦公環境支持員工的各種辦公行為,進而提升員工辦公體驗;滿足員工靈活工作需求,吸引并留住員工,最終提升生產力,驅動創新?!?/p>
辦公環境是企業的肢體語言
?
辦公環境如何更好地滿足組織發展需求,提升企業績效?如何利用辦公環境支持組織靈活性與創造性?
?
震旦創新研究團隊用一年時間,實地觀察中國二十多家企業。從小微新創到科技巨頭,從傳統企業到互聯網大鱷。并對一線員工以及管理人員進行訪談,在調研中發現,在企業快速成長過程中,組織的調整與變化往往比預想的更快;越來越多企業選擇開放的辦公空間來體現企業創新、透明、靈活的文化氛圍。鼓勵團隊協作與創新。同時,快速的發展,也讓更多問題凸顯出來;例如: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快速的業務擴張與人力增長,使得辦公環境變得嘈雜且局促。走進任何一家公司,你所看的景象不再是大家埋頭于自己的工位,而是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討論小組。
?
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公司,隨著工作流程、方法、任務的靈活與多樣,員工在一天的工作中都保持多樣性的工作活動。面對這種變化,更多情況是,物理的辦公環境并沒有做好準備,或者整體空間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規劃。礙于現有的辦公場所配置,人們只好遷就環境的不足。辦公環境不僅沒有做到有效的支持員工辦公活動與辦公行為,反而因為辦公環境的限制,影響了整體的辦公效率。
基于工作活動的5大辦公模式
?
不同的工作類型,需要不同的辦公環境。研究團隊在調研中發現,幾乎所有企業的日常工作活動類型,都圍繞在專注、協作、社交、學習、放松這五大類工作類型開展。在這樣的分類基礎上,研究團隊對于不同的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理解與探討。
?
1)專注:通常是指用戶在具備一定隱私的遮蔽空間,不受打擾地獨立完成需要專注的工作。每一個都需要沉靜下來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執行手頭的工作。往往在一些有前瞻思考的企業,會設計獨立的工作倉,供員工專注辦公。
?
2)協作:通常是指2人或者多人為了共同的目標在一起工作,協作的目的并非是簡單的互動。而是通過協作的手段實現共識、共創的目的,這也是開放式辦公空間的初衷之一。
?
3)社交:通常是指供身心恢復、社交、非正式協作的舒適空間,鼓勵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型工作者,都有社交的需求,社交需求的背后則是希望與組織、團隊建立有歸屬感的連接。
?
4)學習:通常是指通過分享、培訓、閱讀等途徑獲取新知識或者新技能,支持員工追求成長、發展或者提升組織競爭力。任何空間都可以成為學習空間,而員工的成長最終都會鏈接到企業的成長。
?
5)放松:通常是指從工作中短暫逃離出來,通過放松身心,恢復精神力,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任務當中。優秀的公司往往會更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需求。通過增設一些放松設備與空間,讓員工真實感受到企業對員工的關懷與用心。
以人為中心的5P辦公空間理念
?
對工作模式的理解并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借助對工作模式的分析與深刻理解,提出以人為中心的辦公場景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對于效能、靈活性、創造力的需求。研究團隊認為,隨著技術、時代人群、組織管理模式的變化,企業對辦公環境的需求也發生本質變化。從過往的基于物理空間定義工作場所,演變為以人為中心,企業基于空間功能、辦公模式以及使用行為來定義工作場所,即我們所認為的場景營造。
?
新的辦公場景定義將會圍繞 :
- 以人為中心(People-centered)
- 目的性(Purposeful )
- 效能(performance)
- 愉悅(Pleasure)
- 場景營造(Placemaking)
?
5大理念進行辦公空間規劃的思考與實踐。
?
以人為中心是辦公空間規劃思考的核心,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創新策略實則是人才與制度策略。基于工作的目的與任務,辦公環境規劃需要更好滿足員工多樣化的辦公行為與活動,提升辦公體驗。
?
不同的工作模式需要不同的空間類型支持,同一工作模式下,又會因為不同的動機與行為,產生不同功能空間的需求。以協作為例,研究團隊將現有的協作空間進行不同分類,其中包含:即興交流空間、頭腦風暴空間、項目空間、半開放會議空間、正式會議空間。合理的空間配置,在于是否理解企業自身使用的目的性。借助空間屬性矩陣工具,我們可以依據自身情況進行判斷,空間是要支持團隊還是個人,是滿足私密性還是開放性,是需要更靈活還是固定。這樣的做法讓空間解決方案更有實質價值,以不同類型的功能空間去達成員工的不同工作模式。
?
從用戶需求到解決方案
?
辦公空間解決方案的目的,是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通過辦公環境展現企業文化,提升物業資產效益;通過辦公環境支持員工的各種辦公行為,進而提升員工辦公體驗;滿足員工靈活工作需求,吸引并留住員工,最終提升生產力,驅動創新。
?
如何確保規劃完成的辦公室,能收獲真正的空間效能,除了設計概念,還要明確的定義以下的問題,來把握真正的用戶需求。人們有哪些工作行為?他們都會在哪里工作?他們是如何獨自或者一起完成工作的?現行的辦公環境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在目前的企業戰略與組織文化下員工對辦公環境到底有怎樣的期待與偏好。
?
舉例來說,隨著企業對于敏捷管理的需求,即興溝通變得越來越頻繁;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員工選擇在座位上與其他項目成員三三兩兩地進行協作互動。而大多數的辦公配置,都沒有很好滿足這一辦公需求。因此,在進行空間規劃時,需要思考如何支持員工在工位周邊實現快速即時的溝通需求,從而提升員工的溝通效率。
?
當然,這樣的規劃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問題,如溝通產生的噪音,或許會影響到其他正在專注工作的人。面對這樣的問題,同樣要給出對策,比如為員工提供前文所提到的可選擇專注區域??偠灾?,對于整體空間的規劃與布局需要系統的思考,從而讓空間的整體效能有顯著的提升。
?
5P辦公理念的目的旨在為顧客提供一個簡單、清晰、有效、快速的辦公環境解決方案,同時也顛覆過往我們對一些辦公規劃中對公共空間的狹隘理解。結合對員工、空間需求的評估,分析綜合不同場景下的辦公活動模式,最終將需求切實可行的轉換成為解決方案。
?
企業的每一寸辦公環境,都可以發揮其效能與價值。但是,同時我們也要記住,辦公環境的規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他并非設計完整就結束的,而是要借助使用反饋,不斷調整最適合企業與員工需求的合適狀態,這也是場景營造的重要原則之一。當我們用一種新的視角來看待辦公環境規劃,突破原有的認知,結合可持續的辦公空間服務配套,辦公環境在支持企業戰略、組織靈活性、創新力方面將發揮不容小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