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已順利拉下帷幕,此次展會以“匠心質造、全能對接”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各方看客。不知現場內外的你看出了辦公家具發展的趨勢沒,是否看見一堆國外仿品的縮影和拼貼、抄襲說不清楚的形象關鍵詞?
看展,除了觀察各個展位精心呈現的展示外,主題區的論壇分享自然更不能錯過,一場場行業大咖們的分享精彩紛呈。如果你沒能在現場,震旦創新中心的“辦公 ? 未來”干貨再次與您分享。
移動互聯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對于辦公空間的探索,震旦創新中心趨勢研究小組從未停止。以下從最新的案例分享、辦公空間的演進、時代機遇的挑戰及辦公未來作簡要說明。
1. Well-being 案例分享
“具象的辦公環境,就是抽象的企業文化表達?!币苿踊ヂ摵螅k公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未來的辦公室需要吸引、培養人才,使其施展才能,并留住人才,從而推動創新和執行并實現組織戰略目標。
?
辦公生活成為家具產業爭相追逐的新顯學,而這些快速需求的變革均圍繞在以“人”為核心的思考上。
?
?
2. 辦公空間的演進
談到演進,必需以史鑒今。工作4.0也好, 3.0也好,只是個假設名詞;但工業4.0是清晰而量化的過程,我們試著對比剖析工業4.0來類比模擬工作4.0的近程,推演未來辦公空間思考的可能性。
從工業4.0到工作4.0,科技的進步和工作方式的改變,致使我們的辦公環境也在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事實上,很多企業的辦公環境的適配性落后于企業的發展需求,辦公空間規劃還停留在流水線的標準化思維。
嚴格來說,國內辦公環境還停留在工作2.0階段,新創企業、聯合辦公的共享、協作、賦能除外。因此,要能響應2025人工智能AI的大戰略及運用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落地,首先必須改變的、重新建構的是空間、家具和組織。
3. 時代機遇與挑戰
“面對一個嶄新的、動態的,快速發展的世界,我們不能再用舊有的管理秩序,賺取著知識經濟時代下微弱的價值與效率?!盇irbnb是全世界最大的旅店公司,卻不擁有任何酒店資產;Uber是世界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卻不擁有任何一輛車…2016年國內新增1000 共享空間,截至目前,國內共享空間已超過3500家。
共享經濟時代、科技的進步(物聯網、大數據、云端、VR/AR、3D打印等)、辦公室的主力群體、新生代的崛起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都在推進我們的創新和對辦公空間的重新思考及定義。
4. 辦公未來
在未來20年內,70%~80%的工作職位將消失(2017年,商業周刊)。Y世代在2020年將占全球市場工作比率的50%(2017年,普華永道)??萍嫉陌l展最終還會落腳在“服務于人”,辦公家具行業也不例外。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型,是辦公家具行業發展的依據。震旦家具創新中心趨勢研究小組,經過精心搜集國內外資料、調研、分析整理出未來辦公發展趨勢關鍵詞:靈活性、多樣化、關注健康等等。
我們認為環境設計與管理,不應只是屏風、辦公桌等“硬件”,更多的應該是組織的文化與價值體系的“軟件”。未來辦公空間根植于對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下人的行為的思考,更注重協作、賦能、激發和重塑辦公生活,擁抱辦公未來。
辦公未來的6大趨勢:
1. 靈活性(Flexible):應對企業成長與變化,產品和空間更加多元和靈活。
2. 多樣化(Variety):辦公生活往社交化(socialize)、區域協作(location)和移動辦公(mobile)發展。
3. 關注健康(Healthy):健康不僅僅是人體工學,還包含在辦公過程中密切相關的空氣質量、采光和視野、噪音控制、運動及綠色環保(綠植、建筑等),綠植能有效提升15%辦公效率。
4. 連接&智慧(Connected & Smart):高度信息化和新一輪智能硬件技術的革新,讓辦公更高效。
5. 個性&文化(Culture):辦公和生活的界限模糊,“隨時隨地”辦公文化盛行。關注工作文化的嬗變,是新生代的態度。他們更追求激發創造力,讓人有歸屬感、具有自主性的辦公環境。
6. 環??沙掷m(Sustainable):從對辦公室進行綠色評估,從“搖籃到搖籃”,綠色材質循環再生,到辦公環境的綠色設計......環保日不落!
?
中國辦公家具要邁向智造,同步應思考品牌自身的研發力,更重要的是應清晰自己的定位和以客戶為中心思考的解決方案需求,進而量身定做出品牌策略、商品策略及服務策略,相信您的辦公未來會更美好。Better work,Better lif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