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們,在寸土寸金的陸家嘴,為什么要占6層樓建一座完全不盈利的博物館,為什么不建成辦公樓?在快速發展的都市,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最不缺的就是辦公樓,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快,都不曾留心身邊的風景,更無暇顧及民族文化的傳承。而我們想做的,就是讓你慢一點,再慢一點,靜下心,從博物館的典藏中看到過去,在過去的精神積淀中探尋未來,創辦人本著“讓文物回家”的執念,有心收藏,用心研究,精心展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高更遠,那個“巨人”就是人類共同積累的文明成果。來博物館體會中華文化的不朽與博大精深,聆聽古文物講述過去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找到了“來自大山”的少數民族孩子們……
當一個民族失去了傳統文化,就等于失去了驕傲
說起少數民族,我們的認知或許還停留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記憶力,以為那里的人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張嘴就唱歌,起身既能舞。殊不知,當現代化、信息化覆蓋全球,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差異在縮小甚至消失,山里的孩子們與我們一樣唱著“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傳統的民族音樂、語言、風俗等技藝正在失傳……
找尋失傳的技藝,圓夢上海大舞臺
抱著相同的理念與夢想,震旦集團攜手“來自大山”項目組,共同幫助山區少數民族學生找尋失去的民族技藝,并圓同學們登上大舞臺的夢想。這個夏天,來自彝族、藏族、滿族、佤族、蒙古族、鄂倫春族的6個少數民族、36個孩子們即將帶著他們驕傲的民族技藝來到上海,為1000多名觀眾帶來一場無比歡樂的演出盛宴。
為了幫助孩子們圓夢大舞臺,震旦集團與項目組共同發起眾籌,向更多的人傳遞公益理念;邀請孩子們參觀博物館,給他們講述古代中國的故事;致贈保溫杯,讓孩子們回到家也能喝上溫水。在表演當天,震旦還會出動自己的志愿者團隊,進行線下公益展位的眾籌,為大山的孩子們站臺,傳遞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理念。
活動一經上線即獲得了廣泛支持,在6、7、8月期間,觸動傳媒上海地區出租車觸屏媒體持續報道,《人民日報》《文匯報》等數字媒體發文,《父母堂》、《童年智造》等粉絲10萬 的親子微信公眾號皆有發布舞臺劇演出活動信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比傳統的捐資捐物,保護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顯得更加艱難。有很多人質疑,為什么不給大山孩子們捐書本而是讓他們學才藝?為什么不給大山孩子們捐衣服而是邀請他們來演出?其實這些捐資捐物我們曾經都做過,目前也持續在做,但是我們更希望培養的,不是寄生在施舍下的大山孩子,不是因貧困而自卑的孩子,我們希望培養的,是為自己才藝驕傲的孩子,為自己民族自豪的孩子。我們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展示自己,因為我們相信,一個自信的孩子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自2012年起,項目組已經讓全國6個省市的近30所少數民族學校孩子能學習民族才藝課程,夢想成為現實。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形態的“有形”的文化遺產,又有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的“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關注的不僅是民族文化物質形態的傳承,更是要孩子們重拾民族驕傲,弘揚“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初心,也是博物館建立的初心,這不僅僅是震旦集團經營理念中【回饋社會】的體現,更是凝聚民族力量、保護及弘揚民族文化的體現。
值得所有國人驕傲的傳統文化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因為每一個震旦人都相信,小點滴必能凝聚大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比傳統的捐資捐物,保護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顯得更加艱難。有很多人質疑,為什么不給大山孩子們捐書本而是讓他們學才藝?為什么不給大山孩子們捐衣服而是邀請他們來演出?其實這些捐資捐物我們曾經都做過,目前也持續在做,但是我們更希望培養的,不是寄生在施舍下的大山孩子,不是因貧困而自卑的孩子,我們希望培養的,是為自己才藝驕傲的孩子,為自己民族自豪的孩子。我們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展示自己,因為我們相信,一個自信的孩子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自2012年起,項目組已經讓全國6個省市的近30所少數民族學校孩子能學習民族才藝課程,夢想成為現實。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形態的“有形”的文化遺產,又有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的“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關注的不僅是民族文化物質形態的傳承,更是要孩子們重拾民族驕傲,弘揚“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初心,也是博物館建立的初心,這不僅僅是震旦集團經營理念中【回饋社會】的體現,更是凝聚民族力量、保護及弘揚民族文化的體現。
值得所有國人驕傲的傳統文化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因為每一個震旦人都相信,小點滴必能凝聚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