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博物館夜景震旦博物館于2003年在臺北成立,成立之初以研究古代文物為首要任務,民眾參觀則采取預約方式。2005年震旦集團將博物館增設至上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震旦集團以“中華玉文化、城市新風格”的主題演繹古玉蘊含之傳統人文精神與設計美學建館參展,上海世博園區內的震旦館,累計接待了約221萬人次,并以精彩展覽和優質服務獲得各方高度贊譽,成為世博網上受歡迎企業展館之一,并獲得國內外眾多領導、嘉賓們前往參觀。深推企業在博物館文化工作的志向,遂興起震旦博物館擴大新建計劃,并于2009年10月邀請到國際知名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先生執行本案,正式打造黃浦江畔第一個公益性民營博物館。經過一年多的規劃與籌備工作,博物館擴大新建案于2011年初開始動工。
2012年擴大新建完成的上海震旦博物館將于2月預先推出“震旦館藏”。此次震旦博物館的預展,除了館藏精品之外,還特別邀請寶格麗集團舉辦“寶格麗125年意大利經典設計藝術”特展。從2月17日開始到4月17日,震旦博物館將為上海的民眾獻上一場藝術美學的視覺盛宴。在這之后,博物館會進入第二階段的整修,于今年10月全館正式開幕。屆時,震旦博物館將成為集展覽、研究、典藏、推廣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性博物館。
在特展期間,開始推出“文化星期五”的特別營運方針,也就是在每周五晚上,博物館將延長開館時間至晚上九點,以此服務于大量的上班、上學人士。如此一來,不僅方便了上班族們在星期五晚上參與文化活動、走進藝術空間,從而放下一周的工作勞累,輕松迎接周末的到來;同時在浦東陸家嘴地區的廣大上班族們,還可以通過參與到震旦的“文化星期五”特別活動,用“文化Happy Hour”形式,合理避免周五下班高峰的塞車時段。周五晚上參觀震旦博物館特展活動,可以為白領的周末約會活動,提供一項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宴選項。
震旦博物館的建立,源于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先生對中國古代文物的熱愛。起初陳董事長僅僅是對器物的收藏,后通過聘請專業團隊展開系統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通過各種形式公開發表,意在促進民眾對文物的認識,希望能夠將歷史與當今的社會生活相結合。這一切使得原本屬于收藏家個人的行為,轉變成為一項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
長期以來,震旦博物館秉持陳董事長回饋社會的精神,始終以推廣中華文化、收藏、保存、研究古器物為己任,將個人收藏與社會大眾共享,為社會公益貢獻一份心力。